Lafayette Yue

Deja Vu:双相情感障碍引发我的思考

小说家总认为小说里的人自己有生命,难免被认为是物我两忘。有时候我也有这种奇妙的感觉,就是deja vu


当人们处于日常情境中,从虚构到现实,我常常会留意验证想象中情境与实际现实的区别。有意思的是,不仅长时间的观察中能明显觉察到有逻辑的人格特征点状分布,在平行对照时也能达到结果一致。这就非常有意思了。


比如我记忆中的几次对立和冲突,都产生于背景条件差不多的人,通道与路径都呈现着单一的推进。了解到双方在思维方式与知识体系上的类似特点,就可以推断预知到可能产生的对话模式,这让我对格式塔理论更加信奉了。


没错,当我有意识去验证个体的差异,我自身参与的对话,的确会在我认为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自觉或不自觉的被诱发得到几乎一模一样的情境。更有意思的是,即使是在跨越很长时间的相似却不同的个体那里得到完全一样的结论!虽然我无法用他们的思维思考,不知道是什么让他们得出的完全一致结论(是性别不同的三个双相)却让我想起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提到“表象的存在都是意志的客体化”以及“物自体”世界,和格式塔心理学的构成了内外两个世界的范式体系。


我有一段时间对知识社会学的自反性很着迷,并且特别具体的阐述了三个关键概念——“自我反驳”、“自我指涉”和“自我澄明”,并试图用来作为分析《绿皮书》社会环境与人物语境的工具。不过这里其实隐含了一种预设,即个人的自我、大脑、意志都是顽固、无从改变的。但是究竟是不是这样呢?如果说影视当中,比如《绿皮书》里的人物可以被人为设定处于这种顽固、无从改变的人物个性里,并设置在一个具有系统依据的严密对照意义的框架中,最终创作者通过改变情节行为推动发生改变。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发生在我高中、大学、毕业后的不同时间点,但处于同一阶段的同龄人身上获得相同评价的情境,是一种基于什么的偶然或是必然?总不能说双相的思维世界都是差不多的吧。我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真的与众不同,但即使是双相患者那里,我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这或许说明了即使是跨度在六岁的不同世代间,双相这种表象为个人化的精神疾病,并不如叔本华所认为的那样完全和个人意志相关,而是一种社会导向产生的心理问题。而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社会力量发现和研究其中的关联,也没有任何机制改变了这种情况。


我认为这是一个系统化的问题,比如人们在理解人文社科专业时,总以社会议题为先,比如女性主义、男女平权,人们倾向于占据两个对立方,但究竟现实情况里正在发生什么却没有那么多人关心。


同时回到stubborn的问题上,如果推倒之前的基点,人除了自我、大脑、意志以外,还有更底层的逻辑在指导我们的生活,比如潜意识,那么是什么在压抑我们发掘自己更深层次的适应能力和改变自我能力,让我们不再相信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现实呢?是惰性吗?是无知吗?是自卑吗?


于是这里出现一个新的逻辑循环论证的自洽体系,既假如你相信通自我、大脑、意志是不固定的,那么你就可以发现抑制你改变的性格劣势或是思维定式,从而打破自我、大脑、意志的死循环,并且最后做到真的改变本质和思维。


所以要一直保持相信,保持开放,天天开心。



评论